名校长的使命在于建构照亮时代的教育精神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于维涛 发布时间:2021-06-02

2015年4月,教育部启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担当不同的社会使命。名校长教育精神特有的深度与广度,在于每位名校长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实践类型,塑造和建构着照亮时代的教育精神。

  一、名校长的教育精神

  从人类历史的全部教育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脉络思考,名校长的教育精神可以这样界定:不同发展阶段、特定历史时期名校长精神世界的意义及自我意识的把握。

  它以思想引领、实践创新与社会责任三种基本方式存在:一是名校长时代教育精神的表达,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理性的推理、演绎、抽象、概括而得出的概念化过程。二是名校长扎根教育实践所创造的教育精神,主要是该时代的教育思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等。三是名校长占据、引领该时代占主流的教育精神和社会心理。

  名校长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上的制度安排,必然对其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体现在履行校长职责的同时,追求并努力具备更高境界和更高文化层次的职业使命,也是“名校长”之“名”的题中之义。因此,塑造和引领时代教育精神,寻找教育精神的心灵家园,成为名校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名校长教育精神的行动表征

  名校长教育精神的行动表征,主要是以哲学的自觉反思、认知迁移和思想融合来实现的。

  1.自觉反思

  “密涅河”的猫头鹰,“不在旭日东升的时候翱翔蓝天,而是在薄暮降临时候悄无声息地起飞,意在说明哲学是沉静的反思行为”[1]。名校长教育精神的行动表征,也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

  首先,在于名校长持之不懈的自觉反思:教育为何、教育是何、教育如何……这些纵贯历史长河的反思,会让名校长陷入深层次的思考与困惑。因为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这些现实问题早已做出交相辉映、丰富多彩、情境各异的回应。正是这种理解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启发名校长从不同角度和开阔的领域思考:世界千变万化、复杂多样,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命个体也是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独具生命活力的,学习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性,教育应该怎么办?引导、鼓励、支持、帮助每个学生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既需要“有教无类”,又需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是名校长行动的应有之义。

  其次,名校长的自觉反思是自我、深沉、平静、寂寞的,是精神和情感的深刻认真态度,老生常谈的不谈,人云亦云的不云,邯郸学步的不学,办学治校不搞“轰动效应”,远离教育的跟风潮、伪创新和瞎折腾。从行动意义上看,名校长的自觉反思,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险阻、持之以恒之路,需要名校长在孤独的黑夜里独自翻山越岭。恰如《中庸》所言:“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2.认知迁移

  《学记》的“长善救失,预、时、孙、摩”、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柏拉图的国家教育、卢梭的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和杜威的“做中学、用中学”等教育思想,既意味着人类曾经试图以最集中、最深刻、最高端的思维和行动来确定教育精神的支撑点,又意味着人类尚未走出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赋予教育精神的特定时代意义的狭隘格局,不能片面理解、机械拿来某种教育理念和做法。

这就需要名校长有一种世界宏阔眼光的高度,以跨时代、跨国界、跨行业、跨学科认知迁移的意识方法,寻求教育精神的时代意义,以超越历史的抽象观念看待教育精神。例如,知识是学习的工具还是知识是学习的目的,人文化管理对学生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教师管理主要靠“自律”还是靠“他律”,学校特色的关键是在教师还是在体制,人才发掘需要考试还是不需要考试等问题。从行动意义看认知迁移,既需要名校长从历史的角度又需要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应用教育精神的时代意义。因此,我们要在吸收借鉴古往今来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构建既有发展中国家特点又有信息社会意识的方法体系。

3.思想融合

  在人类教育精神的发展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外烁与内烁、熟知与真知、经验与概念、感性与理想、绝对与相对等思想冲突。人类的教育活动在多元教育思想中的冲突与融合,既表征着人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和融合,又表征着人类历史的超越性与依赖性、教育方式的有限性与教育思想的无限性的冲突。张志勇曾提出:“教育的门有很多,哪一把钥匙打开走进去做好了都会很精彩。”[2]因此,名校长应站在巨人的肩上,从人类存在的对立性、发展性和阶段性去解释人类教育思想的冲突,而不能把这种冲突视为内心自我冲突。

  名校长的思想冲突与融合,既有助于理解教育思想多样性的价值意义,又能使我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透视教育思想复杂的变革路径,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名校长的使命是建构照亮时代的教育精神

  1.思想引领教育至善

  一所学校何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大楼,在于校长的“价值观与理念”[3]。学校是校长与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名校长之“名”不在饭堂,不在账房,也不在楼房,而是名校长的思想在每位师生的心里,即“名”在“思想”。思想示范引领的价值,春风化雨,久久为功,远远超出名校长办好学校的本身。《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任何时代的教育活动中,“善”的观念和行为,都具有无上的价值意义。“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名校长思想引领和伦理规则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性的核心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善”与人性、人道、人本紧密联系在一起。先贤虽看重知识,但不唯求以知识为出发点,始终追求“善”的理想生活,如孟母三迁、皇甫谧浪子回头……在西方的教育文化中,“善”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苏格拉底把“善”与“真”“美”联系在一起,康德强调将“善”解释为人的立足点。

  引教育至善,需要名校长认同人类“善”文明的多样性,在思想上回应“和而不同”,强调人的充分全面发展,强调公平正义,强调共治善治。这是因为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师生社会有更多的参与权、决策权,完善学校治理体系”[4]。

  2.实践创新教育终真

  可以这样认为,每个时代的教育精神,总与该时代的科学精神密不可分。名校长注定是一个仰望天空,关注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了然于胸,能够明智地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他们敬畏教育价值和规律,不以直观的方式探索教育规律,而是在诉诸实践创新行动中再现教育规律,求教育终极之真。恰如陶行知先生践行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名校长求教育终极之真,需要做到三个恪守:一是恪守学术品格,探索、追求、守护、传承知识和真理。二是恪守知识分子的底色,保持读书、实践、反思的知识分子属性。三是恪守师志,言传身教,引导区域、学校、师生的不断自我丰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当然,求教育终极之真,不应仅为研究而研究,要创造体现教育思想、规律的可借鉴、可传播、可迁移实践案例,获得影响师生思想、行为的标准与尺度,塑造卓越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才是其实然追求。

3.社会担当教育极美

名校长肩负的不仅是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的重任,还有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责任,后者赋予名校长强烈的先进性、社会性。他们不应仅仅关注自己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还要关注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事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应具备“仁爱之心”的大“美”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极高之美的是“明明德”,表达的是名校长明做人之德,明报效国家之德,因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需要物质,更需要文化软实力。

现实情况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这就构成以国家极高之美为侧重点的教育问题,应尽力做到塑教育极高之美的四个“求”:一是求守责,鞠躬尽瘁,奋发有为。二是求主动,“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5],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开拓进取。三是求淡泊,责任担当要求直面功过,有正确看待自己工作成绩的理性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四是求奉献,与事业融为一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点点滴滴中体验生命价值。从一定意义上理解,名校长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心中的“灯”。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

  [2]张志勇.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价值观的全面回归[J].教育研究,2009(2).

  [3]童宏保等.校长和教师眼中的名校长评价比较[J].中小学管理,2013(10).

[4]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

作者简介:于维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2017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