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斯洛五层需要理论和班主任班级管理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作者:王琳 发布时间:2020-11-24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阐释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爱和归属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它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马斯洛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会退居次要的地位,不再是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新出现的需要转而成为最占优势的需要,他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人才会受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支配。

无论从种族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层次越底的需要力量越强,他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二、满足学生的低层次需要,解决学生的成长烦恼。

1:在教室里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把教室环境卫生提到所有工作的前面,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把自己的垃圾收好下课后把他扔到垃圾桶里。要求垃圾桶周围不能出现垃圾,发现没有扔到桶内的垃圾,班主任要主动捡起来。要做到窗明几净,自己的桌子要保持干净,窗台要每日必擦,窗户要做到每周一擦。让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去满足学生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

2:对于学生的经常吃零食的习惯不能一味的强制取消,要采取合理的引导,可以让他们在课间或课前把早餐吃掉,实在没时间,可以放在课桌里,等下课后去班主任办公室热一下再吃。在保证学生能吃到早餐和课间的零食的条件下,去引导他们把垃圾收拾好。否则一群饿着肚子的学生怎么能听得进去课。

3:对于学生的正常交往,不能草木皆兵,要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学生们的调查,来定性学生之间的交往界线,不能轻率地把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定性为早恋。对于正常的交往因给与合理的评价,满足学生们在这个时期的合理的感情需要。

4:创建和谐的班级气氛。

班主任应尽可能的放下自己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们一起聊天,分享他们的快乐。倾听他们的烦恼。建立顺畅的师生关系,使得班主任能及时的了解班内的情况。要注意观察学生每天的情绪变化,从而能了解每一个学生每天的心情,即使能够掌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变化。了解学生对每一个科任老师的反应,做好科任老师和学生交的解释疏导工作,避免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影响这一科目的学习成绩。

在班级建设中建立一种互相关爱的班级气氛,同学和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老师和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让每个学生愿意到班集体中来,愿意为班集体的成长出谋划策,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和蔼合规归属感的需要。

5:尽可能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环境,去询问每个学生的迟到旷课的原因,及时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带着负性情绪来上学。要能够发现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尽可能的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和舒缓负性情绪,让他们能正确面对家庭、社会、同学、学习带来的各种压力。学会去释放而不是一味的放纵,学会去舒缓控制但不是一味的压制,否则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行为语言上的疯狂,满口脏话,满学校狂奔,就像是嗜血的蚊子。一种是语言行为上的萎缩,成天睡觉,睡醒了不是玩手机就是看超厚的奇幻小说,上课几乎不发言,不和其他的同学有正常的接触,上课老师提问只有三个字“不知道”要是老师逼急了还会把老师弄得下不了台。这两种都是不正常的,都是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产生的后果。班主任应针对这样的学生去多了解他的成长情况,他的家庭情况,他的同学关系等等,去帮助他找寻原因,在家长的帮助下能最终解决问题。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会促进学生的需求向更高层次的转化。

三、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利用班级和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所谓高层次需要包括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差的学生在尊重的需要上是极其缺乏的,他们在十年左右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原因,在家里,在学校都不会得到家中和老师的足够的尊重,这种不尊重经常会有学习成绩上的不尊重泛化到对他的语言,对他的行为,对他的一切的不尊重,这也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经常都是逆反心理比较重的学生的原因,这种逆反有时也会泛化到自己的行为,语言,穿衣打扮上,所以就有了网瘾,早恋甚至怀孕,发型的特立独行,语言上的污秽等等那些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中学生应该有的说话行为方式。

作为教师,要利用班里的各种机会,例如出黑板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开运动会,举行校园文化节,当课代表,当值周组长,等等学习以外的机会去开发学生们各种能力,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然后再利用表扬和批评等各种机会去实现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

同时班主任也是一位任课教师,要在自己的课上以身作则,把知识的传授当成是一种快乐,把知识的学习做成“游戏”,因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们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我的学生曾和我说过:“您镜中的双眼汇聚光芒,流露信任,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想他们有这样的感受,一定是尊重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可能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会忘记我们交给他们的知识,当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某一句话,所传递给他的某种眼神,和他说某句话时的某种语气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因为可能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用某种你不注意的方式给了学生尊重的需要,也可能剥夺了学生尊重的需要。

对于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很小的一点也要给与哪怕夸张一些的肯定,对于他们在纪律上的一些小小的错误要寻找原因,内心的给与批评指正,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同时也是给了老师机会,让老师还能继续去教育他,这样学生的尊重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曾经骂过老师的学生,再问老师问题的时候,得到的如果是老师耐心的解答,这个学生内心能不被感动,他的被尊重的需要会得不到满足?

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做到雪中送炭,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高中学生是以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有他们的渴望,有他们的心理压力,有他们的成长的烦恼,作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如果能静下心来,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被学生表面的逆反所迷惑,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个故事。

我的一个学生每天疯疯癫癫,上课总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上,总是想方设法去找乐子,有时会被自己的一个笑话给逗得很长时间闭不上嘴。我观察到在他这个快乐的外表下面其实藏着一个自卑的心,经过耐心的长谈,他告诉我其实他的家庭情况不好,自己身体也不好,自己的压力很大,但所有这些不能和父母说,怕父母更为自己操心 ; 不能和同学说,怕被看不起,只好不停地用快乐来掩藏自己的哀伤,用快乐去逃避压力不愿意自己安静下来,因为只要安静下来就会被这种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

总之,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他们身上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他么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再在生理的需要上没得到满足,例如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使得自己在身体上有些缺陷;也可能在安全的需要上没有得到满足,例如单亲家庭;也可能再爱和归属的需要上没有得到满足,例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三角关系上出现了问题,沟通不畅;也可能在尊重的需要上没有得到满足,例如在家庭教育中,一方溺爱另一方严厉,使得孩子不知所从没有明晰的是非观,溺爱有时就是一种要求,打着爱的旗号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严厉更不必说。所以孩子的自我成长的需要就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找自己却使得那些尊重。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家长学校一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满足学生各种缺失的需要,从而能使学生自我的成长需要能够成长起来。(作者单位:保定田家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