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模块思维导图
2.对本模块知识的收获、心得和感受
(1)要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学业指导的积极性。从各校学生学业指导开展情况来看,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作用显著。学校可对所有任课教师提出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要求,要对该项工作进行考核,也可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志愿教师,或可请学院推荐或请学生推选学业指导志愿教师。学校要对指导教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对其指导情况进行反馈与督导。同时,学生事务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中。
(2)要分类、分阶段地进行学生学业指导。分类指导是将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学业规划分成若干类,按各类进行指导,可分成学业困难学生帮辅、有学术发展需求学生、有出国意向学生、对科技竞赛有兴趣学生等。分阶段指导是指针对大学四个年级的学习特点进行指导,大学一年级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指导,防止学生在第一个学年的学业失败影响其后期学习;大学二年级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指导,组织开展学业工作坊和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大学三年级加强对专业课的指导,通过学科竞赛和专业实践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大四加强对专业课与就业的指导,让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3)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学业指导。学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科学化工作。学校要成立专业机构,聘请专业人员或者是对现有学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让学业指导人员通过专业化的指导方法开展工作。要在指导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目标。
3.实践应用的初步思路
(1)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明确自身定位。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性格、价值观、自我与社会认知,要求学生制定学年的短期学业规划及大学四年的长期学业规划,辅导员在做深度辅导工作时帮助学生明确规划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提供学业规划建议,并督促完成。
(2)开展优良学风班建设评选,发挥朋辈的相互促进与提升作用。为形成优良学风,通过朋辈之间的影响促进学习,学校开展“优良学风班建设评选”活动,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让学生制定班级的一年学业目标,考察其学业达标情况。
(3)实施大一新生导航工程,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其中的一项工作是开展新生读书交流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关注学业,潜心读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职业发展可迁移能力的培养。暑期开展通识书目阅读,寒假请各专业老师推荐专业书目,请专业老师帮助学生导读,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评比活动。
(4)成立学生发展促进中心促学业,做好专业化的学业指导。成立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专门机构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重点包括开展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业规划、开展学习成绩困难学生的学业帮辅、开展竞赛科研实践指导、进行考研、出国等专项辅导等。
(5)设立专项学业项目,促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开展综合素质发展专项活动。重在建设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校园文化工程、专业提升工程、实习实践工程、社会服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成长与成才新途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求职能力、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