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全力创建乡村温馨校园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

娄杖子镇寄宿制小学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西部,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2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442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生1597人(其中住宿生1300人),教职工100名。学校食堂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可供1700余名师生就餐。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全面发展和全员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全力创建温馨校园,2019学校被评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承办全县德育现场会、后勤管理现场会和脱贫攻坚现场会,不断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

(一)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学校始终坚持优化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娄杖子寄宿制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制度,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确保各项措施优先落实,学校领导班子部署落实规划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性发展。

(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政府投资1500多万元新建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楼,于2012年11月投入使用。几年来,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对学校环境和教学设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提升,新建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梦想教室、报告厅、录播教室。购置图书4.5万册,文体器材8000件(套)。该校现有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15个功能教室。每个班级教室都配备电子大屏,实现班班通,优质的教学设施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2017年投资50多万元新建学生淋浴室。2018年教育部定点扶贫项目教师周转房工程和土操场改造工程在该校圆满完成,为该校提供了优良的办学条件。

(三)充实校园安防力量。2012年以来,县政府为该校配置校车9辆,用于接送小学一、二年级走读学生和三年级以上住宿学生,为学生安全上下学提供保障。先后为该校配备保安8名。学校利用公用经费投资20多万元,配备监控等安保设备40余件(套),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和食堂“药安食美”监控平台,学校安防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科学谋划,不断加大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室宽敞明亮,桌椅焕然一新,食堂设备一流,仪器设备基本达标,专用教室基本齐全,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农村学校一流水平。

二、创新载体,强化措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新提升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是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举办传统文化诵读比赛、学生征文比赛等活动。二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开展了故事会、演讲、作文比赛、艺术展演等活动,让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乡土教育纷纷走入校园。

(二)大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一是示范引领,聚焦正能量。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年组织评选“美德少年”“少队标兵”等,充分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增添了教育正能量。二是深化诚信教育。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高尚品德。三是加强传统节庆文化教育。利用清明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深入开展文明引导行动。积极开展了“文明交通””“文明网络”行动,引导广大师生文明上网、安全出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扎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全面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大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二是深入开展道德实践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童心向党”红歌赛和“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践行爱国、诚信、孝敬等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好习惯伴一生”“家风故事会”等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增强未成年人道德意识。三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为主题,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拒绝邪教•从我做起”等一系列志愿者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推进校园文明建设。一是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年”活动。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定期开展防火、防震等校园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加强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管控,确保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二是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年”活动。通过评选文明班、文明宿舍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三是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年”活动。各年级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学习,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护林防火”等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庭教育培训会,引领并培塑新的家庭教育观,学校工作得到广大家长支持,协同教育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五)打造快乐高效课堂。为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该校重点抓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实施快乐高效课堂模式。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该校实施135互动高效课堂和跨越式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学得有效,还要学得快乐。目前,该校语文的口语交际、英语的快乐阅读课等快乐高效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以学生社团为主阵地,多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学校组建了美术、舞蹈、手工制作等19个学生社团,其中10个专用社团活动室全天开放,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平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在快乐中陶冶情操。三是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依托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近自然,与大自然接触,与大地接触,逐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感受科学种田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懂得“通过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和价值”的道理。扎实、有效的工作给该校带来了喜人的变化。

三、确定目标,精细管理,学校服务能力得到新加强

(一)提高服务意识,师生平等互爱促团结。该校一直倡导“领导为师生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服务理念。一是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敬互爱,教师不歧视每个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没有校园欺凌现象。二是学校浴室每天中午晚上课余时间开放,保证每名住宿生每周洗一次热水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是图书馆、少年宫活动室、留守儿童开心屋、梦想教室、体音美活动室全天为学生开放,让学生在校体验如家般的温暖和快乐。

(二)加强住宿管理,健康幸福快乐保平安。该校1300名住宿生一周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舒心快乐显得极其重要。该校以“平安、健康、快乐、幸福”作为寄宿管理目标,为此,该校在学生吃、住方面大做文章。一是让学生吃得好。全面实施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保障学生每天都能喝上一罐学生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食堂严把食材采购质量关和价格关,不断开发新菜品,基本做到每周的菜品和面点不重复,每餐可选食品种类尽量多样化,做到品种丰富,物美价廉。教学楼和宿舍楼都安装了电热净水器,方便学生使用。二是让学生睡得香。学校每晚安排两节自习,每节40分钟,八点学生准时就寝,确保学生睡眠时间不低于十小时。每天就寝前在宿舍播放歌路营睡前故事,安排8名专职生活教师,全程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的同时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三)搭建展示平台,师生参与互动增和谐。该校通过国庆节、建党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每年组织师生“唱红歌、颂党情、报党恩”红歌赛、元旦师生文艺汇演、社团成果汇报演出、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系列师生互动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示学校校园文化,还增进了师生感情,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困难家庭见成效。一是联合开展助学活动。三年来,该校积极和“微爱村”社会公益组织联系,确定该校为“爱心助学基地”,公益组织共为该校贫困家庭学生捐款捐物价值30余万元,先后资助了该校200多名学生,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二是关心关爱特殊学生。对全校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建档立卡学生全部登记造册,全面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健康,在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困难补助和各级救助资金方面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该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迈出了一小步,但与领导和家长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创建温馨校园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坚信,差距和不足就是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全校师生会朝着打造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目标不断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