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经验材料——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仲达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

仲达镇中心小学位于朗县西南30公里仲达镇政府所在地。 地理环境优越,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始建于1983 年,占地面积15263平方米,建筑面积3222平方米,是国家贫困地区“九议”工程项目学校。1996年,福建省第一批援藏工作落实后,在仲达中心小学共投资64万元兴建了一栋教学楼,这也象征着仲达完小现代化教育模式跨入了第一步。2008 年,国家电网公司捐资40万元,地方政府匹配资金20万元,兴建了一栋综合楼,并于2010年8月投入使用。之后,在上级部门和仲达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关怀下,历届师生员工的努力下,才有了如今这般漂亮、美丽的校园。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教职工31人,专职教师24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2人,中级职称教师3人。学校属于完全学校,开设了一至六年级九个教学班,全校共有适龄儿童219人,住校生209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学校基础设施基本齐全,硬件配置完备,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近几年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学校在2011年全县教育年终考评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2 年上半学期全县教育年终考评中拿到第二名,下半学期全县年终考评中拿到第一名,在小学内地西藏班考试中学校4名学生考入了内地西藏班;2013 3名学生考入了内地西藏班;20154名学生考入了内地西藏班;20166名学生考入了内地西藏班;20179名学生考入了内地西藏班;20185名学生考入了内地西藏班。在这些成绩和荣誉面前,学校不断的总结经验、深入探索和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每名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学校和学生服务。

学校积极探索符合本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1.好教师做榜样、增强教师凝聚力。学校在配备领导班子上,重点培养有才有德又愿意做事的教师加入学校智囊团,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校领导班子按“薄己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老师们做到的,学校领导先做到,凡事想在前,做在前,吃苦在前,为老师们做表率。

2.做好常规管理工作,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在常规管理上,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到听课、评课,所有的教研活动均用制度加以规范。新老师、经验不足的老师,学校按照层次规范听课次数,指派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新老师如何备课、听课、评课等。学校定期对学科作业的批改及辅导情况进行抽查、对听评课记录、业务学习笔记、集体备课记录、试卷分析等进行检查,对做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让他在全校分享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

3.加强教研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研是教学的领头羊,做好教研工作,教学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学校各年级、各学科每周都抽出具体时间进行统一教研活动,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并按计划不折不扣地组织教研活动。校领导按照专业参加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在教研活动中发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每学期学校还会组织各学科的主题教研活动和全校性的观摩课活动,请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对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借助援藏教师和学校优秀教师定期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还经常与其他小学开展“同课异构”“相互听评课”“交叉学科测试”等片区教研活动。丰富有效的教研活动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4.注重教学管理,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学校结合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分年级制定了统一的教案、课堂教学评估办法和质量分析方案。要求各学科组长组织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提前完成一周的备课内容,并要求年级间老师互相听课,修改完善教案,一起完成教后反思,为下学年的老师提供借鉴。通过规范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让无效课堂教学向有效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靠拢。学校还会组织教师一起出学生课后练习题,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出不同的习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严格学校制度执行

严格落实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训∶ 踏踏实实 学做人,勤勤恳恳习文化;校风∶孝悌谨信,仁爱学文;教风∶ 师勤教严,教道贵专;学风∶惜时读书心眼口,勤恒心疑随札记)。学校还制定了教职工例会和定期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创先争优,学校主要领导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教学第一线。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秉承“校长出思想,副职出思路,中层出措施,全员见行动”的基本工作思路,学校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时时有事做”。并且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以人为本;快乐成长,乃是根本。

(三)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1.学校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相处融洽,行为举止文明,教师不歧视学生,汉藏教师相处和谐;每学期定期邀请镇派出所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给学生上法治课,学生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普遍增强。近几年,学校的校园发案率为零。

2.学校高度重视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育人氛围,每学期召开2次以上的家长会。关爱贫困学生、建档立卡户学生,为贫困学生、建档立卡户学生捐款赠物,排忧解难,让他们也快乐起来,并快速融入到学校大家庭里来。

3.学校每学期举行歌咏比赛,开展“粤藏交流”“三二 八”“六一”“十一”等全校文艺汇演活动,学校因地制宜开展 民族课间操活动;同时来自惠州大学的支教老师每学期都会在学校主持举办一次校园音乐节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一次学生书画展活动。通过以上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每位学生在学校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开展体质健康教育,开展大课间活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开展拔河、球类等比赛活动;每年分别举办一次春季校园运动会,一次秋季校园运动会;每次月考后举办一次校园足球、篮球联赛,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众多举措,强化了学生的体魄,健全了学生的人格。今年学校三名六年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林芝市 U13足球联赛获得第三名,学校四年级学生在全县四年级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朗县首届全县运动会中获得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4.学校建设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分配有实践种 植区域。学校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开拓视野; 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朗县仲达村辣椒种植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培养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学生快乐成长路径。“学会做人,做个好人”是目标,为此,学校紧抓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建立“清洁、安静、怡人”的成长乐园。

(四)强化校园管理工作

1.党建工作。学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做好学校“三学三评两提升”工作,同时开展好“四讲四爱” 主题教育。建立完善党员教师服务岗,如学生澡堂服务岗、学生 实践基地服务岗、职工之家服务岗、学生理发服务岗,各个岗位分别有两到三名党员教师负责。

2.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否定一切”的理念在学校已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安全排查,安全演练有序开展。经过努力,学校荣获“平安校园”的称号。

3.校园后勤全面覆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度调整。学校有宿舍管理制度和学生应急就医机制,实现24小时专人值守,学生宿舍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学生被褥、洗漱用品、生活物品摆放整洁有序,按时通风、消毒,窗明几净,布置舒适温馨。

4.学校制定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严格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合理搭配膳食营养,确保食品饮水安全。建立校园管理服务质量的反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学校师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