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和顺镇中心小学位于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和顺古镇,是个人文气息浓厚的乡村小学。学校创办于清光绪34年(1908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学校占地9948平方米,建筑面积3948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有在校学生370名,有在职在编教师20名。
在温馨校园的创建工作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弘扬和谐和顺文化为目标,以建设温馨家园为抓手,大力营造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侨乡文化、中原文化、东西文明、走夷方等多元的和顺文化特色中,扎实贯彻教育方针,强力打造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师生心灵中的温馨家园,营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
一、布局建设科学合理
走进和顺镇中心小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学校环境清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池游鱼。校舍布局合理规范,教学楼、综合楼遥相呼应,风貌古朴,宽敞明亮。古色古香且彰显着勤俭节约和饮水思源传统美德的“悯农餐厅”、依偎在爱国池畔的尚书亭、操场正中的翰林桥、天然火山石上镶嵌的美德墙……无不书写着校园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幽雅的校园环境令人沉醉流连,如穿行在书林画卷之中。简约庄重的红色长廊、五星闪耀的艾思奇红色影院、独具匠心的开放式图书角,是师生经常驻足品读爱国英雄故事、摄取精神食粮、培养家国情怀的地方。
校园的规范管理方面,学校对教室及清洁区进行“一日三扫”的量化考评,开展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文明卫生意识。各班教室种上各种与学生生命共成长的盆栽植物,四壁悬挂的或是名人字画或是励志谚语或是班级剪影为内容的宣传品,使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书卷味。每天,老师和孩子们伴着花香,听着鸟鸣,徜徉于这温馨舒适的校园里,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学校立足实际,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学校内部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教师专业结构配置合理,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老师们努力上进,有全国新教育先进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办学条件均衡,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三、教育教学保障质量
一是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二是重视教学过程,抓好备、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保障教学过程规范合理。
三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太极、舞狮、皮影、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养成,培养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极推动新课改,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镇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五是完善考核机制,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1.传承传统节日活动,不断丰盈学校文化
学校利用各种节日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铭记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塑造自己的品行,如三月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四月的清明祭扫烈士陵园、五月的感恩长辈、感恩老师、“六·一”的党恩润童心活动,还有“七·一”的祖国在我心中,九月的“开笔启智,礼润童心”,中秋节的月圆国圆,端午的浓浓粽香情等等系列传统教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传承家乡文化,温润学生心田
传承家乡文化成了学校新的教育活动方式。学校带领学生沿着名人的足迹追寻着哲学家艾思奇的伟大灵魂,于是,“寻思奇精神,做美德少年”成为每个和顺学子前进的方向。行走在家乡八大宗祠中,师生找到了忠信礼仪,承和顺家风,争做有道德的人。而“小导游带你游和顺”“家乡宗祠文化”“和顺文化知多少”“家乡的故事”“保护古镇,从我做起”等校外实践课堂,则让师生在知和顺、说和顺、品和顺、爱和顺中接受着家乡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3.缔造完美教室,温馨学习环境。
学校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依据“绿化、文化、实用、大气、优雅”的原则,设计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体现着班主任的独具匠心和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每一间教室都充满了温馨的生命和人文气息。在这样温馨的学习环境下,孩子们的行为更规范,举止更文雅,孩子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求知欲更强烈。
4.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了有效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和顺中心小学开展每天清晨二十分钟的诗歌晨诵、每晚一段的亲子共读、每周五的一个绘本教学、每周一次爱国池畔的集体诵读、每月一次的整本阅读交流等活动。学校总是乐意搭建平台,创设读书氛围。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如:评选读书之星、校园阅读游戏闯关、好书推介、打造童书馆、低年级亲子角色扮演讲故事、中高年级亲子共读表演剧本、全校师生集体晨诵……在丰富的阅读情境中,师生和家长品味着书香,收获着充盈的精神食粮。
五、校园关系和谐融洽
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标语悬挂在学校教学大楼的外墙,学校门口的橱窗不断地在更新学校的最新消息,学校设置有荣誉墙,对学校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或奖牌进行集中展览。校园内秩序良好,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整体状态良好,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校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化情境。在管理中学校淡化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把教师当成学校服务的对象,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模式,经常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难,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对于学生,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学生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为了给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注重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以“求质量、保平安、促发展”为工作目标,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及应急演练,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警钟长鸣,狠抓落实,全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一路走来,和顺镇中心小学先后收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校”“保山市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腾冲市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云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保山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万名少儿讲孝道学校”等多个荣誉。
学校坚信“温馨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必定会在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教育实践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让师生健康愉悦地进步、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全体师生将继续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以建设和谐温馨之家为目标,努力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