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村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中学部和8所村完小构成,现有在校学生2500余人,教师147人,共65个班级。学校以“如家文化、暖心校园”为核心文化,传承弘扬家国同构、爱家爱国的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成了富有朝气的农村学校。
一、如家文化,暖心校园
从2013年起,学校开始注重特色文化建设,重新规划校园,合力打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校友、本地热心人士的赞助下,经过多方筹措,共筹资1100余万元,历经三年多时间,重新打造了校园环境,令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新的教学楼、学生食宿楼和塑胶操场,配齐了功能室,改造了教师宿舍。学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部改造到位,学校硬件条件由原先全县倒数一一跃成为全县乡村最美学校。
重塑校园文化,统领师生思想。学校秉承着“让教育温暖人心”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如家文化、暖心校园”的核心文化。提出“心安即家,爱国荣校”的校训。以校领导为中心,打造“家”文化,引导教师以校为家,做有温度的教育,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传承弘扬家国同构、爱家爱国的核心思想,通过各种有特色的德育活动和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以古今乡贤为楷模,树理想,讲民主,懂温情,敢担当,乐奉献,做爱国爱家有担当的中华赤子。
从学校到教师、从教学过程到课程内容,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如家文化”为主题,促进“学生、教师”二元发展,具有整体性、丰富性、选择性、思想性的“红、绿、蓝”三色立体课程体系,在“资源带动、学区联动、项目牵动、评价推动”的四轮驱动下,推动汪村学校教育走向更广阔、更科学、更公平的教育改革新天地。
十几年来汪村学校形成了以校为家的传统,一代代教师都爱恋自己的校园,住校教师多,夫妻档多,把校园当家园,把教业当家业。学校领导也充分发扬民主,关怀老师,竭尽所能为教师提供如家般的服务。正是这种“爱校如家”“恋乡乐业”的传统,使得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全县领先。
在“如家文化”引领下,学校提炼出“心安即家、爱国荣校”的校训。一是鼓励学校教职工继续以校为家,爱岗乐业,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工作目标继续努力奋斗;二是勉励学生在校安心学习,今后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身在哪心就安放在哪,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报效祖国为校争光。以“如家文化”引领全校师生,培养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
二、加强教师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学校教师以树师德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自觉做到敬业爱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依法执教,积极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学校教师形象。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关心学校的教师层出不穷,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为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加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学校每年实施“青蓝工程”,进行师徒结对,营造“以老带新,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氛围。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课题研究。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外出学习培训。近几年学校参加县级培训的教师达60多人次,2018学年度学校有22人参加“访名校国培计划”,到全省各校培训。2019年,学校参加上海闵行区结对跟班学习活动的有18人,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教体局和学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如高效课堂、同课异构、连片教研等活动,培养出许多学科骨干教师。近年来学校教师制作的课件、论文等有多篇获省、市、县级奖励,部分教师被评为“上饶市学科带头人”。
4.强化教师责任心,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开学初,学校各处室都制定了详尽的工作计划,确定了每学期的具体工作目标及措施。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制定了教学计划。学校坚持领导听课制,教导主任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通过检查教师的教案、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学生作业等资料,每位教师都能做到超周备课,学生作业批改规范,并能及时纠错,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由于学校狠抓班子建设,优化管理思想,强化和细化管理,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工作出现了良性的发展势头,教学成绩逐年提高。
三、学校特色鲜明,活动内涵丰富
学校狠抓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三色”校本课程。为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创设“四步三查”的教育模式,推进备课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教师合作探究,着力培养教师综合素质。依据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大要素,学校积极实施“三色课程”。一是红色文化传承课程,以“学校墙面文化、国学课程、三清太极拳课程”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承载“如家文化”。二是绿色活动体验类课程,结合各种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环境保护课程,开发以爱护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创新探索实践提供源动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三是蓝色学科拓展课程,学校在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同时,积极实施了康氏快速识字法、上海真爱梦想课程、单眼看世界摄影等课程。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坚实保障,实现人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在课程建设上,在学校统一引领下,中学部和各村完小学校可结合自身条件开发建设不同的校本课程,也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做到同中有异,力争实现“一校一品”。
为了让学生掌握的技能或艺术才能有展示的平台,学校定期开展各种活动,秋季开学开展“品格军训”, 定期举办“阅读节、教学节、体育节、艺术节”, 通过项目化管理,每一个“节”都为师生展示在第二课堂学到的技艺提供了舞台,有力的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的稳步发展
四、学校工作业绩
学校近年来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和上级的广泛认可。在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在逐渐萎缩,但汪村学校学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在学区人口不到2万人的情况下,初中部在校生人数由原来500人发展到1000余人,处于超饱和状态。学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县农村中学前列。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中考成绩连续数年位居上饶县所有学校前列,在乡村学校中排名第一。2019年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先后被授予“先进学校”“德育示范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AAAAA学校”和“优秀学校”等市、县级荣誉称号。学校深受社会认可,在当地众多知名人士的关心帮助下,汪村学校建立了“上饶县煌固镇教育促进会”,以激励师生的健康成长。近年来,学校吸引了本县及周边县市学校来校交流学习。汪村学校走上了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