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作者:李雪梅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27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关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与个人命运。当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也给国家带来一系列挑战。同时,大学生政治阅历尚浅,敏锐度不高,对政策认知不充分;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网络安全意识亟待加强;以及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等主客观因素。因此,新时代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抓顶层设计,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聚焦工作重点,统筹全校安全教育工作,明确安全法治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加强政治安全教育。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抓环境建设,加强校园国家安全教育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消防安全日等重要节点,通过网络、校报、广播、橱窗、手机短信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快速有效将国家安全知识传播给师生。二是加强国家安全平台建设。一方面,依托政府、教育部等安全教育特色平台,共建网络空间,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搭建优质资源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推送国家安全知识,加强大学生对国家安全专项法律、文件和政策的学习,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入心入脑。三是加强协同育人,高校应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合作,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开展国家安全知识普及宣传。

三、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体系与高校专业息息相关。高校通过依托相关专业、课程等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贯穿于理工科、文科的专业教学中,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同时,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结合,将专业课程成为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途径与载体,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总之,高校要提高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抓渠道拓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一是抓特色教育,不断推进特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合。例如: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通过现场教学等方式,激发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筑牢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根基。以大学生应征入伍为契机,在校园里大力宣传,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保卫国家政权主权安全。

二是通过举办专题教育展览,观看国家安全相关视频,开展应急预演活动,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相关知识讲座等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五、抓师资队伍,提高国家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素质。

搞好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水平。教师在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要充分认清在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下,高校要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国家安全教育功能,加强技能训练与理论相结合,通过“三全育人”推动国家安全教育。

二是加快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提高国家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还应该加强培养一批中青年国家安全教育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抓手,着力提高教师整体理论水平和素质。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个人梦想与伟大中国梦的紧密联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在新时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增强大学生砥砺前行、奋力拼搏的勇气,在大学里练就过硬的本领,用青春奋斗担当起使命和责任。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