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个排球老师的逆袭成长之路
来源: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作者:刘艳梅 发布时间:2022-12-19

我想,大家看到题目的一瞬间可能会因为好奇而点开这篇文章。

一个体育老师和教发有什么样的故事?一个排球老师的课程能是什么样子?或者大家真正想知道一个曾经教学能力特别差的丑小鸭这些年是怎么磨练的?

现在和大家聊聊我在教发中心的培养下的成长经历。

“这个体育老师讲得真好,真是认真了,痛点聚焦准确,成因分析得也非常到位……”听着专家现场的点评,当看到吉林省第二届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决赛成绩单的一瞬间,我笑了——为我自己,为我的课程,为我的学生,为我7年坚持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我欣慰地笑了。

获得《排球专项理论与实践》一等奖,我感谢延大教发中心,心中有点窃喜,是教发让我觉得我像个天鹅了。而回顾这7年我在教学上的成长,得从2015年我还是丑小鸭的时候和教发的缘分说起。

自以为是——我讲得还不错

我是2011年留校任教的,留校后承担大学体育排球、排球普修、排球专修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当时的授课方式基本是依靠自身的经验,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授课,每天认真地教授各样排球技术、战术,认真示范、讲解做训练分享。回想那个时候,我是自以为是的,我当时真的觉得自己是个教课不错的老师,热情、开朗、声音大。一堂课一身汗,我努力认真啊,学生喜欢我啊。

总之那几年的教学中我主导万物,一个球解决一切,以技能为主,就是训练,我说练啥就练啥……

蜕变开始——结缘教发培训

2015年10月,学校突然下发通知,对新任教师和工作5年的初任教师进行培训。当时顿觉“不幸”,因为我就是上班已经五年但是仍然需要培训的那类老师。

后来,我明白,延边大学的教师培训是非常科学系统的。那时主管教发的郭艳春主任从教师发展、学生心理特点、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到微格教学都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设计。但在当时,我对这个培训还真是无比地抵触和讨厌,认为它多此一举。

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很多课程渐渐吸引了我。我突然发现原来我自以为是的授课竟然是幼稚和枯燥的。原来讲课可以用翻转课堂、可以结合案例来分析,可以用五星教学法,有这么多的手段可以让我的教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原来光有热情和大嗓门是不够的,原来好的设计可以给课程带来这么多的变化……

我开始对比反思自己以前教学上的不足,并开始向教发的老师们请教。在他们眼里,那时的我,在专业方面,也许显得很“稚嫩”。但郭主任总是鼓励我:刘老师你行的,一定行的。别害怕!

经过2015年的培训之后,我开始改变我的授课方式和课堂。我会认真思考我怎么去上好课,怎么让学生喜欢我的课。从我想教什么,到我去思考学生的需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能力;我也开始从讲授、示范到采取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去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018至2019年,甚至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更加意识到,一门好课源自于它的顶层设计,源于它的教学理念。课程的进步来自于自己对课程的反思和自诊断。反思什么?对标三个一流,我首先想知道一流大学的排球专业课是什么样的,怎么上的,怎么建设的,再结合我们学校的学生学情和特点等等。

2018年我开始对我的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开始琢磨课程特点和如何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引导学时去探索和实践。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和方案。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我参加了吉林省高教教师教学说课大赛,把我的课程认真地说给各位专家听,才发现自己可以去认真地做好自己的课程。

逐步成熟——教发陪我逆袭成长之路

基于我自身的成长和满满的获得感,2018年以后我正式成为教发中心指导团队的一员。

教发中心给了我很多成长的机会,让我有机会成为新任教师结业考核的评委;有机会参加各类公开示范课;有机会搭档延边大学金铁峰教授成为微格教学专项指导老师,承担新入职教师团队破冰活动的设计师与培训师;有机会参与各样的体育理论的沙龙;有机会把我的课程设计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新任教师们。

那几年,我想当好老师的意愿、爱学生教好课的初心和本心更加强烈。同时,我更加积极地学习,不只是专业知识和能力。在那几年中,我从最开始的对听课、被听课的排斥,到后面教发中心一给讲座我要不去我都有种“超市一折抢购我竟然没去”的失落。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芒教授、复旦大学的陆昉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席酉民教授和张晓军院长,还有北京工商大学的周付安老师等,来教发中心做讲座的专家数也数不过不来,让我受益匪浅。

那几年,我特别愿意和我们延边大学的讲课好、专业好的教授们讨教。脸皮也厚,追着很多老师问东问西,模仿人家上课,和人家探讨教学。那时候尤其爱追着微格指导老师魏志方教授问。幼稚也好,问题不专业也好,老人家永远对我微笑着,从没看过这些专家对我不耐烦过。

锤炼起飞技能——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从模课到磨课,这是一个不堪回首的过程。但是这也铸就了我如今能大胆地修改我的教学设计,从容指导我的学生的风格,不断反思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自诊断、反思和创新的习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停课不停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时间,我意识到课程不只是让学生有思维,更要有思想。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术理兼修技魂共筑的教学理念,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无限潜能。

就这样,结合我的课程特点,“学—练—探—验—悟”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学策略和方法让课程更加立体。这时,正赶上第二届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比赛周期。我带着碎片化的创新,小心翼翼地和吉林省各个高校的老师做着所谓的“较量”。初赛、复赛成绩都很一般,让我焦虑得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对阵来自各个高校的文科组政治、英语、历史、语言、中文等专业的老师们,我对自己的文笔材料、表达能力略微有点不自信,这毕竟是比赛啊!不论是录课,还是材料,还是现场讲授我都找不到方向。

这时,又是教发中心再一次站在了我的身边。李良昌主任统筹比赛的一切事宜,专家们帮忙梳理、调整我的材料,精心指点我的录课要点。在专家团队俞爱宗教授、郭艳春主任、周微老师的帮助下,我带着凝练升华后的创新报告,又一次站在了省赛的比赛场上。

当然,结果就像开头说的,我好像变成了一个天鹅......

几年中,我在教发的培养和帮助下,感受最强烈的不是我的改变,而是我的收获和提高能让我帮助很多很多人,不只是我的学生们,也不只是我身边的老师们。自己成长,也助人成长,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快乐。

课程的不断创新让我的学生们受益。20多个专项毕业生中有16人毕业就成功考入心仪的工作岗位,成为了体育老师或者教练。他们现在仍然愿意积极和我交流教学中的想法和问题。2021年我指导的年轻老师获得了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吉林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他们的成功让我无比激动。我也带动了好多和我一样喜欢教学的老师积极参赛,就像当初教发中心的老师们鼓励我一样。我也鼓励着他们,今年学校组织超星杯的在线教学大赛,我提供了些许帮助,我院的迟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董老师、三省一区医学教学比赛的崔老师都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真是特别希望越来越多喜欢教学的老师和我一起同向同行,一起努力!教学是相通的,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更是相通的!

我的文笔不好,但是我想说的还有好多好多,感谢延边大学、感谢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学的路上,教发会一直陪伴我,陪伴很多老师。这种陪伴,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幸运!

热爱教学的各位老师们,让我们携手并肩永远在前进!

作者简介:

刘艳梅,延边大学体育学院教务科研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排球教学训练、体育教学方法。曾获得吉林省高校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吉林省长吉图应用型微课大赛一等奖、吉林省第二届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文科中级组)一等奖。2022年获延边州“劳动模范”称号。

主讲《排球专项理论与实践》《微格教学》《大学体育-排球》等课程。曾获省教研立项3项,发表相关论文3篇。主讲的《排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被评为延边大学优质课程,并进入学校思政课程重点建设课程。

2020年9月受全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优秀教学案例分享计划”组的邀请,做教学创新说课分享,1500余名高校教师同仁收看借鉴;2022年疫情期间,多次受邀在校内做专题分享,参与和受益人数达到500余人次;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超星教师发展公众号上以“如何创设学练探验悟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设计”做案例展示;“顶层设计下的体育说课”获得高校体育学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在吉林省内思政入课堂教学经验分享会上,“以身体力行逐梦筑魂的思政育人模式”在线上分享获得了15个高校700多位教师的一致好评。2021年12月指导学生团队在首届师范生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校赛一等奖、省赛二等奖。

刘艳梅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