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教发的故事——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源: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作者:陈庆章 发布时间:2022-12-01

教师发展工作领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肥沃的土地、充满宝藏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头上祥云环绕,身边清水潺潺,四周清新空气簇拥,真正的心旷神怡!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什么意外的收获都可能发生,什么想不到的成就感都会降临!

2012年,我们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能是因为我做了很长时间的教学院长的原因,也可能是我在教学上同样是锐意进取的原因,也可能是我曾获得学校首届讲课十佳荣誉的原因,也可能是我比较好邀请的原因,学校教发中心做的第一次新入职教师培训就让我承担了一次课程。

教发中心的负责人是教育教学学科背景的,自然就给了我“命题作文”,课程的题目是:大学教师如何备课。我也就把自己如何备课的故事介绍给了新入职教师,真故事,真体会,没有什么理论,都是做法。课程之后,竟然得到了教发中心负责人的高度认可和新教师们的好评。随后的第二年新入职教师培训,教发中心负责人又给了我一个“命题作文”的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了我的课堂教学是如何组织和管理的,还是真故事、真做法。该课程同样得到了高度认可。

教学类讲座,我真的是外行。如果说,谈谈自己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心得,或许还可以说几句。现在让我谈教学,上讲台前,对教学效果能怎样,我确实是心里没底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上教学这样的课程也会得到认可和好评,真的想不到。

同一时期,省教育厅组织了一次教务处处长的工作研讨会议,不知道我是怎么被推荐到会议上发言的,会议让我给全省高校的教务处长讲一讲课堂教学方法。事后想想真的是班门弄斧。我的发言题目是:面向问题的教学,我的认识与实践。这次发言惹出了“大事情”,随后很多高校让我到他们学校去给教师们讲我是如何做面向问题的教学的。由此,我并没有想到在教学经验介绍方面出名,反而省里高校的教务处长几乎都认识了我,我也带着如何实施面向问题的教学课程走了省里的大部分高校。

这样,我从一位计算机学科的教师,被华丽转身为省内高校中懂点教学的知名教师。

我们学校的教发中心负责人是热心肠人,甚至算是伯乐了。他后来就把我曾经讲授的课程推荐到全国第一个教发QQ群。教发人都是与人为善的人,教发人都是热心助人的人,教发人都是实实在在为教师发展做实事的人,教发人都是乐于支撑他人发展的人。我自然也成了各个学校教发负责人支持的人,少不了到很多学校去承担教师培训课程,由此也认识了众多高校的教发负责人。

我本人很喜欢回答或与人讨论问题。在我讲课期间或讲课之后,总有很多教师与我讨论高校的教学问题,有很多问题也是非常需要深入不断讨论、研究、提炼的。我都是非常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一些我讲不清楚的问题就促使我进行研究,然后再回答。有时一次课程做好后,会有数十个问题提出来,现场时间有限,无法全部回答,我就会记录下来,回来后一个一个问题都以文字方式给出回答,并发给对方学校。

这样,我从一位计算机学科的教师,被华丽转身为国内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知名培训师。

2014年,我被聘兼职担任某校教发中心主任。于是对教发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我拟定了一个还算有创意的和实用性的教师发展中心五年培训规划和计划,开展了多种多样形式和不同视角的教师发展活动。2015年,省里还在我这里召开了首次教师发展工作现场会,我也在会议上介绍了我的做法。

教育部高师培训中心也是着力于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的,当他们知道我在教发领域工作的情况后,就邀请我先后到湖南、四川、陕西、山西、辽宁、甘肃、青海、宁夏、江苏、山东等省的教发工作会议上去介绍我的经验。

这样,我从一位计算机学科的教师,被华丽转身成为了教发战线上的知名工作者。

神奇的事情就此开始孕育。因为我喜欢在上完课之后与老师们讨论问题,甚至协助老师们起草课题申报书、专业建设材料、课程建设材料等。走的学校多了,我的微信好友也越来越多,当然与我一起讨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粗粗统计一下,我已经回答了来自全国各地我并不认识的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二千多条。这期间,这些问题推着我进行教学研究,通过研究提升理解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顺畅地、有理有据地回答更多问题。

后来我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共同问题,那我就干脆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于是我从教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著作就此诞生,这就是那本《大学教学常见问题解答600》诞生的背景。

我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教师,编写过很多本计算机的教材,却没有一本是著作,而著作却诞生在教学领域中,这真的是意外收获。这本书的出版,被很多高校教发中心作为推荐阅读书籍,被很多学校教发中心作为礼物送给年轻教师或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真的是让我感动。

后来,我把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心得,按照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写成了一篇篇更详细的短文,给出具体操作方法,更容易让教师们阅读和仿照。这样,我的第二本教学著作也诞生了,这就是《大学教师卓越教学必读》。

我从来没有想过写教学著作,但教学著作竟然诞生了两部。有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著作,我就再次被华丽转身为教学方面的专家了。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教学科研来耕耘,一门心思地想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某方面的研究上做点成绩或成就出来,心无旁骛地想在人才培养上做出优异成绩。备课、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走访企业和与企业洽谈技术革新项目、看文献、写项目建议书、申报自科项目等等,确实花费了很多心血来浇灌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确实倾注了很多心血来培养学生,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来履职大学教师这个岗位。可以明确地说,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能在人才培养涉及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做出点值得我骄傲且被同行高度认可的业绩。

计算机教师,耕耘着计算机领域,虽有收获,甚至还算丰硕,但成就感却来自大学教学的研究和经验分享。一位计算机教师被华丽转身为知名培训师、知名教学专家、知名教师发展专家,真的是应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佳句名言了。

当然,“柳成荫”这里的“荫”还只是一小片小树林而已。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功底是非常不够的,绝不是什么教学专家或教师发展专家!更不是知名专家!我只是在上教学有一点点体会并注意研究和积累的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而已。

尽管这仅仅是一片小树林,不是那种茂密的森林。但这片“柳成荫”小林子,在我的心目中看起来是那么郁郁葱葱,望起来是那么巍峨雄壮,说起来是那么津津乐道,想起来是那么甜甜美美。

在高等学校设置教师发展中心,至今已经有20年了。实践证明:教发这片土地是肥沃的,她可以孕育出无数优秀大学教师;教发这片土地是值得耕耘的,她可以让你获得成长和成就;教发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她可以给教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教发这片土地是温暖的,她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简介:

陈庆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重点专业负责人。

浙江工业大学首届十佳讲课教师、浙江工业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省公益计划项目等11项;拥有1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学术论文150篇以上。主持2项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出版3本省重点教材、1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9本高校计算机专业教材;省精品课程负责人;发表2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委会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委员;全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物联网专委会主任;浙江省计算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省高校第一和第二届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国内知名的教师发展专家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专家。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专家。

陈庆章.png